虽然廉洁文化建设的群众性特征非常突出,但其重点对象却是领导干部。
首先,领导干部是各种各样的权力拥有者,而权力是滋生腐败的最大温床,反腐倡腐的重点就是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一方面,领导干部是企业当中各个层级的掌权者,他们能否廉洁管理,秉公执法,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与生存;另一方面,领导干部职务越高,言行影响力越大,特别是单位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居于主帅位置,集人、财、物权于一身,成为那些心术不正者和不法之徒拉拢腐蚀的重点对象,只有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这个重点,才能增强其免疫力,为企业掌好权用好权,也只有抓好领导干部,才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示范导向作用。
其次,领导干部既是反腐防腐的重点对象,也是反腐倡廉活动的决策者和组织者。企业各个层级的廉洁文化建设,必须依靠领导干部,通过干部队伍思想认识的提高,带动员工队伍思想认识提高,通过干部自身的高度重视,积极参与,推动员工队伍的积极参与,离开领导干部的组织与推动,反腐倡廉必然流于乌托邦。要依托领导干部,就必须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把反腐倡廉活动的开展纳入领导干部的业绩考评,把廉洁文化建设成效作为领导干部的评议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领导干部的廉洁行为或腐败行为,对下级干部和下属员工产生着巨大的正负影响。所谓“大臣法,小臣廉”,上级领导守法了,下级干部自然清廉,所以,上对下一定要做好表率,“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其身”。领导干部一旦做到了公平正义、清正廉洁,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领导力和执行力,古人说的“公生明,廉生威”就是这个意思。反之,领导干部失去操守,就失去了人格魅力,也就失去了领导力执行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所以古今中外选官用人,都把德行放在首位。中国古代选官重品行,也是另一种征信。汉代举孝廉,历代15vip太阳成的招贤纳士,重的都是人的德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口碑,我们熟知的故事孔融让梨,管宁割席,主人公孔融、管宁等都因德行做了高官。直到现代社会,品德仍然是世界各地选官用官的首要标准,所以现代西方国家因丑闻引咎辞职的政要或名人司空见惯,东方国家如日本的首相辞职、韩国的总统自杀,还历历在目。企业高管因道德丑闻而被迫引退也犹如一条不成文规定。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因曾篡改授权资料擅自投资,而被迫辞职;三年前西门子陷入贿赂门,监事会主席和ceo柯菲德先后宣布辞职。这都是现代企业重视领导之德的明证。
从龙成的腐败现状况看,腐败实施者也主要是手握权柄的领导干部以及掌控某些权力的重要岗位人员。就已经曝光的案例,上有经理级高管,中有车间主任班组长,下有关键岗位工。当然,既有事实并不是全部事实,一些更隐蔽的硕鼠、蛀虫还没有完全浮出水面,反复工作任重道远,必须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一抓到底。
|